都說尿素市場的小作文多,磷銨也有,就鉀肥少,尤其是國儲競拍以來,把小作文都弄得銷聲匿跡了。可真的是這樣嗎?昨天我還看見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轉發一篇文章呢,既然大家是如此地"喜愛"它,那我也來"學習"一下。
"進口鉀暴漲312元!"這是什么鬼?
首先作為同行我不得不感慨一下:這題目,點擊率穩了!然后我趕緊學習一下,到底哪里漲了這么多呢?哦哦哦,原來是"3月份的氯化鉀合同價格為313美元/噸,比2月份高了43美元/噸!也就是說,鉀肥進口成本大約每噸將增加312元!"
這數學算的吧倒是沒啥大毛病,但是事可不是這么個事!313美元/噸折算下來成本大概是2600元/噸,目前邊貿市場的售價約3200元/噸,所以,"暴漲"啊啥的咋咋呼呼的要干嘛呢這是?是想嚇唬東北市場的復合肥廠家和曼海姆硫酸鉀廠家嗎?對不起,曼海姆硫酸鉀早已倒掛,廠家們天天都在糾結停產與否呢!
"鉀肥又懸了!"這膽子可真夠大!
一個題目,雙重暴擊,厲害,厲害呀!可是,這膽子也是真夠大的啦。現在是什么情形?年后氯化鉀異常猛漲,在沒有足夠客觀理由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最大漲幅達到了千元左右,賣方普遍惜售,下游叫苦連天,所以大貿易商按照政府要求從2月下旬開始分批加大氯化鉀貨源的投放力度,以確保春耕鉀肥需求得到滿足,且價格逐批遞減,并且從3月中旬開始又改為更加公開和透明的集中競拍銷售,第一批在東北投放并已結束,第二批在全國投放,正在進行時。截至24日,第二批儲備鉀肥集中投放競拍交易的成交數量已超過38萬噸,成交均價2962元/噸。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氯化鉀的異常漲勢已經成功得到遏制,市場上的貨源稍有增多,價格有所下行,下游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滿足。目前競拍還在繼續,說"懸了"的是想干什么?
"2023年63%,2024年72%"這個自給率可不是這么解讀的!
"以前,我們每年進口的氯化鉀大概占一半,但最近幾年,這個比例越來越高,2023年到了63%,2024年更是升到了72%。"數據統計這東西,不太可能完全統一,這里所述倒是也沒有太大問題。中肥網的數據顯示,2023年氯化鉀的自給率為38%,2024年為34%。這個自給率確實是降了,但咱也不能光看這兩年不是?其實近些年來這個數字一直就是不斷波動變化的,大體是在4-5成之間。另外,有些東西還要結合結轉庫存、進口結構等數據綜合分析,并不是怎么嚇唬人就可以怎么說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事急不得,是一件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事情;這事也必須急起來,更需要的是上層的重視,是努力深練內功啊,還是更大力氣地去尋找堅定外援啊,總之確實需要更未雨綢繆一些。
"但是這次上游又有了漲價的新借口"您這時間順序有點亂吧?
"本來鉀肥市場通過放儲,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這次上游又有了漲價的新借口!最近,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兩大巨頭減產后,全球鉀肥供應就緊了……"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相繼宣布將在一段時期內減少一定量的氯化鉀供應,這是事實,但這些不是1、2月份先發生的嗎?我們不是才放儲嗎?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在為了漲價而說漲價呢!再說了,你咋不提糧價低需求可能減弱呢?你咋不提國際新產能也將陸續投產呢?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學習"。大家學習的怎么樣了呢?不是說不可以說漲而只能說跌,作為媒體人,既要遵從政策的意志,但也要堅守客觀的準繩。事實上,現在賭漲、盼漲的人確實還是不少的,至于他們的理由,在之后的文章里我也會如實闡述。漲價的概率不是沒有,但是概率的大小、可能得漲價空間的大小,這些都還是很難確定的。但總之絕不能通過小作文去硬炒。我們當然希望化肥價格能夠更理性,更好地服務于糧食安全,這就需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諱疾忌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并在事后總結問題、爭取從根上解決問題。加油!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www.sswork.cn)、手機APP(www.sswork.cn/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