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尿素價格漲漲漲,磷銨大面積停售,昨天東北市場氯化鉀的價格都出現了反彈和停售現象。成本支撐?開工率低?季節需求?出口配額?哪方面都有點,但又都沒那么強力,其實在大環境之下業內對
化肥市場長期走勢的信心本也是普遍不足的,所以對于下行大勢里上漲,筆者選擇了一個"炒"字。
一方面,有些成本是真的有壓力,尤其是鉀肥,虧損相當嚴重;另一方面冬儲市場逐漸推進,需求較之前肯定是要增加的,大單也陸續開始出現;最后,買漲不買跌作祟,反正前面怎么也賣不動,那就漲一下試試,而在虧損或長期賺不到錢的情況下,大家不約而同"齊心協力"了。另外,保供穩價政策面可能的風險壓力一直是大家所擔心的,但尚未有正式的、明朗的行動;有些新聞被利用,比如糧食危機的老生常談,比如俄羅斯
化肥出口關稅的不明所以。總而言之,隨著氯化鉀出現反彈,可以說標志著
化肥新一輪炒漲之勢徹底爆發,而那種炒著炒著就真漲起來了的先例是常有的。所以,你怕不怕?
(筆者80后,東北農村長大。兒時常玩一個整蠱小游戲,就是抬起手,然后拇指和食指虛掐到一起,留一點點空隙,就像夾著一個東西,準備好這個手勢后就可以問別人了:"這么點小人兒你怕不怕?"如果對方說怕,那就放過他,你可以洋洋自得一下;如果對方說不怕,那就把手突然虛晃向對方的眼睛,人們一般都會嚇得眨眼甚至往后躲的,于是你終于還是洋洋自得了一把。好吧,這段話和本文其實也沒多大關系,或許是人老了,定下文章題目后突然就涌出來一波懷舊,不嘮叨不快。下面咱們趕緊言歸正傳,并拿硫酸鉀舉個例子。)
硫酸鉀行情的好轉要比氯化鉀價格出現反彈早一些時間。因為長期的低開工率,盡管需求不理想,但是大部分廠家的庫存壓力已經得到了明顯的緩解,而在大季節逐漸到來、氮磷價格上漲以及氯化鉀跌勢有所放緩的情況下,部分硫酸鉀廠家開始控制低價接單,有意適當挺價。現如今氮磷漲勢持續,氯化鉀也出現反彈,有硫酸鉀廠家剛剛已加入到停售觀望的隊伍之中。而作為一直被筆者稱為"2022年最慘肥料(沒有之一)"的硫酸鉀其如此迫切的心情是很好理解的。
硫酸鉀于2020年第四季度開啟漲勢,彼時曼海姆52%全水溶粉出廠報價僅2500-2600元/噸左右,行業開工率高達75-80%;之后價格一路上行,中間僅有一次歷時約三個月大概500元/噸的反復;兩個波峰出現的時間和對應價格分別是21年7月的4550元/噸左右和22年6月的5500元/噸左右,其中21年6月單月最大漲幅達到1500元/噸,創造了歷史紀錄;但與此相反的是,曼海姆行業開工率也從最高時的80%左右幾乎一路下行,降到了最低時的僅18%(22年8月底),目前也仍只有26%左右。2022年6月份硫酸鉀價格轉入下行通道,到現在這四、五個月的時間里已累計下跌了1700元/噸左右。
這兩年,硫酸鉀漲的時間占四分之三,從2500元/噸漲到5500元/噸,落的時間只占四分之一,且到目前僅落回至3700-3800元/噸左右,如此說來好像不覺得硫酸鉀有多慘呀?難怪前幾天筆者看到一篇呼吁關注硫酸鉀出口的文章,下面的評論幾乎都是在抵制出口甚至向廠家落井下石的。但是感覺不一定靠譜,咱們還是上數據說話。

由上圖可見,如果從傳統的比價關系的經驗來看,這兩年硫酸鉀市場在表面的光鮮之下其實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盡管其價格漲得瘋狂,但幾乎是漲了多久,就虧了多久,不但并未追上歷史最高紀錄,反倒是虧損創了新高。不斷走低的、極低的開工水平,完全可以佐證這一點。
現在硫酸鉀低迷太久了的行情終于似乎是看到了一線曙光。但為什么是"似乎"呢?一方面,剛剛緩解些的成本壓力,或許又要因為氯化鉀漲價而破壞了,是,硫酸鉀也可以跟著漲,但是前面的夢魘可還沒有徹底消散;一方面,既然長期走勢信心不足,既然可能只是炒漲,外來的幫助未必足夠給力;另一方面,所謂的好轉是建立在兩成多的超低開工率的基礎上,一旦行情好轉,開工率恢復,不再輕裝上陣的硫酸鉀能走多遠呢?所以不管這一次價格的大起大落最終如何收場,傷痛過后,硫酸鉀業內人士還是應該非常認真地思考一下如何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
對于今冬明春這個特殊時期下的
化肥市場,政策面的影響力恐怕會很大。究竟是恢復經濟之下默許漲價,還是特殊問題特殊對待加大干預,大家或許都有自己的思考。不是說漲就是不好,下游的一味觀望確實對上游也產生了傷害,于糧食安全也存有威脅。筆者還是建議政府在適當的時間釋放一定的信號,幫助市場有個理性的發展。
(最后還是忍不住跟大家玩一下:如果炒漲的是那個頑皮的孩子,"漲"就是他手里掐著的小人兒,他問你怕不怕,你,到底怕不怕呢?)
想隨時隨地及時把握詳細而準確的鉀肥等
化肥行情及相關信息,了解肥料市場走勢,請持續關注中國
化肥網(官網:www.sswork.cn或手機APP:www.sswork.cn/app或微信公眾平臺:fert-cn)。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成為中肥會員,享受更多特權!(中國
化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